財政部今日召開房地合一稅改座談會,與會者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認為,稅改要維持中立性,不應該被拿來用做左手加稅、右手打房的工具,屆時弄到稅收掛了、經濟垮了,85%有房產民眾、金融穩定以及相關產業等勞工全部都會埋到「公平正義」的土坑內。
于俊明表示,房地合一稅改政策仍有許多地方未被注意,舉例來說,政府要推行房地合一實價課稅,不過卻未廢除土地增值稅,此舉將產生兩大問題,第一、以後房產交易虧損,雖不用課所得稅,但卻仍然要被課土增稅;又或是土增稅有減免,到了所得稅卻沒減免,將會產生立法政策衝突,或價值錯亂的情形。
第二、土增稅在新制下仍然全額要繳,稅率從20%到40%,所以新制17%的稅率是政府多課的,也就是說,實際的稅率當然超過17%;于俊明進一步分析,而且屋主持有期間繳的房屋稅、地價稅、管理費、貸款利息通通不能扣除,也沒有任何的扣除額,「這不是加稅,那什麼才是加稅」。
此外,財政部用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的房子當日出條款,是為了符合信賴保護的憲法精神,于俊明強調,過去的制度就算有問題,也不應該讓民眾用追溯既往的方式來承擔。即使用實價登錄做為開始,也不合理,一方面當初立法明定實價登錄不是拿來當課稅依據,結果卻變成陷井;二方面不是買賣取得的並沒有實價登錄,在成本認定上會有爭議。
最後,財政部為防止新舊制轉換期間的過度期漏洞,明訂二年內買賣的房屋須課30%的稅率,意即日出條款已經自2014年1月1日開始。 |